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年年出现的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

网上有关“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年年出现的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年年出现的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

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大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3.你看中企业的薪水,企业却看重你的才能

很多企业,其实并不愿意招收应届毕业生。主要还是因为,应届生经验匮乏,偏重理论,专业素质不够高,很难在短时间内为公司产生效益。

4. 心比天高,奈何命比纸薄

根据以往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报告汇总,可以看出不少应届生第一年频繁换工作,直呼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对未来缺乏规划,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合理的判断,一味好高骛远。

今年的就业形势并不轻松。疫情冲击、国际形势、政策调整,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让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面临一个较为严峻的场景。

从已知的信息看,社会也可以说是想尽办法。高校的书记校长开始访企拓岗促就业,并且还有具体的数字指标;一些大学考虑到学生线上面试不方便,还设置了线上面试间。这些细节,描摹着高校的“用力”程度,折射着就业压力。

从媒体报道中,也可以看到就业市场的特征。比如有媒体总结现在是“两头”抢手“中间”冷——处于两头的博士和职业教育专科抢手,中间层的广大本科和硕士则比较困难;也有媒体发现,“宁愿送外卖不愿进工厂”仍很突出,可以吸纳大量就业人口的制造业还不够饱和,希望大学生改变预期等等。

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并不是头一次出现,往年也有“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这些年社会也自发出现了一些缓冲办法,比如灵活就业。灵活就业以一种计划之外又不那么正规的方式,吸纳了相当多的人口,据统计已经超过2亿,大学毕业生群体成为其中主力。

关于“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年年出现的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蹇清波]投稿,不代表克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elaima.com/kela/1546.html

(6)
蹇清波的头像蹇清波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蹇清波的头像
    蹇清波 2025年09月07日

    我是克拉号的签约作者“蹇清波”

  • 蹇清波
    蹇清波 2025年09月0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年年出现的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年年出现的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 蹇清波
    用户090709 2025年09月07日

    文章不错《如何全面科学地认识年年出现的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