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关于城镇人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城镇人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所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在中国大陆,“城镇人口”自1990年代前后在统计学领域渐渐使用较多的用语,以代替之前非农业人口。
国际上关于“城镇”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联合国将世界各国采用的定义与方法归为5类:①以行政上自治的市、区为准;②以聚居的人口规模下限为准;③以具备某些城市特征,如良好的道路、成排的建筑、公共服务设施、供电、法庭、警察局等为准;④以当地政府所在地为准;⑤以从事非农业劳动人口的百分比为准。城镇人口的划分标准,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而有所变化。 1955年和1963年,中国规定:城镇人口均指市和镇中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把市和镇的总人口(包括其中的农业人口)作为城镇人口(但市辖县不计算在市的总人口内)。因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方式、职业特征等差异,城镇与乡村人口有着较显著的差异。如城镇人口趋于晚婚,生育率及婴儿死亡率低,文化和技术水平较高,职业构成复杂,以及流动性较强等。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政府规定:根据常住人口的多少,可分为城市和集镇两类。2万人以上的为城市,其常住人口为城市人口。中国现行划分标准是:城市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为小城市;10万-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大城市。2000人以上,2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超过50%的为集镇,其常住人口为集镇人口。有些港口、工矿区、铁路枢纽、商业中心、风景旅游区等,虽不足2000人,但其中非农业人口在75%以上,也可划为城镇型居民区,其常住人口可划为集镇人口。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22%。
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5万人之间算正常。
纵观世界,各国城市建成区人口疏密差距悬殊,人口密度的合理区间,至今仍无权威而又统一的定论。
城市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区范围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完备的非农业建设区。较之受土地开发强度、农耕规模等因素制约的城市人口密度,建城区人口密度才是衡量城市繁华度、人口聚集度和经济贡献度的关键指标。
一般把人口的密度分为几个等级:
第一级人口密集区〉100人/平方千米(例如:中国,韩国,日本)。
第二级人口中等区25~100/平方千米(例如:巴西,蒙古)。
第三级人口稀少区1~25/平方千米(例如:蒙古)。
第四级人口极稀区〈1人/平方千米(例如:加拿大,格陵兰)。
也就是100/平方千米算人口密度大。
关于“关于城镇人口”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梦香]投稿,不代表克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elaima.com/kela/130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克拉号的签约作者“梦香”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城镇人口”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城镇人口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
文章不错《关于城镇人口》内容很有帮助